根據(jù)往年國考行測真題,常識部分中歷史知識是考查的重點、難點,有很多學員認為難度大,復習起來沒有頭緒。其實,仔細分析真題可以知道歷史知識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歷史部分基本不會去考查各個朝代更替的時間,這是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陷入的誤區(qū),總是花大量時間去記憶,往往是得不償失的。歷史部分喜歡考查一些歷史典故的出處、里面涉及到的主人公等等。如考查臥薪嘗膽、圍魏救趙、負荊請罪、望梅止渴、指鹿為馬等成語典故的主人公等,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注意積累這些成語典故故事發(fā)生的朝代,涉及到的主人公。
歷史部分同時熱衷于考查一些朝代的科技成就,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我國迄今考古發(fā)現(xiàn)的大的青銅器,這樣一個知識點它就會考查司母戊鼎的朝代,司母戊鼎在我國歷史中的地位。關(guān)于甲骨文會考查它早出現(xiàn)在哪個朝代,有很多考生會認為是夏朝,正確的應該是商代,關(guān)于甲骨文的知識點考生的時候還會繼續(xù)往外延展,如考查我國文字的演化,正確的應該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為了方便記憶把它總結(jié)成為這樣一個順口溜:甲骨金文大小篆,隸草楷行一大串。針對這一考試特征考生一定將我國各個朝代的科技成果作為重點去復習,掌握好這一部分對提高常識部分的得分有重要的幫助。
國考常識部分從2010年開始還熱衷于考中國古代文學知識,往往考查一些詩詞的出處。如問“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作者,正確的應該出自曹操的《龜雖壽》。有時還會考查一些文學著作的作者,如《歸園田居》的作者,正確答案應該是陶淵明。這一考查形式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考生的中國古代文學知識的功底,考生在復習時一定要作為重點去復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各種會議中反復強調(diào)要重視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時也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可以預見這一部分肯定會是今年考試的重點。
綜合分析往年的真題,歷史部分涉及到的考點特別多,在一個題中四個選項涉及到的知識點至少有4個,但是,歷史部分考查難度不大,考生在復習過程中把以上幾個部分作為重點去復習,在國考考試中常識部分肯定會得分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