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亮點】
工程師授課,小班教學,零基礎可學
【適用對象】
零基礎
【學習目的】
從零基礎入門開始,通過學習,3個月后,到熟練掌握技術。
【開設班次】
可自選時間段搭配
全天班:9:30-17:00 晚上班(18:30-21:00) 周末班(9:30-16:30)
【開課時間】
每期8--12人小班上課,全年招生,隨時報名,報名后一周內統(tǒng)一安排課程
【培訓對象】
渴望快改變,想在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內,學會電氣自動化想實現月入過萬甚至更高的學員
熱愛PLC技術,想要學習更廣更深的高端自動化知識、精通大型PLC項目編程能力的學員
【教學團隊】
【培訓優(yōu)勢】
1確保學員成功率
無論你學歷、年齡、基礎如何,只要肯付出、肯堅持、不輕言放棄,我們一定加倍努力助你成為電氣自動化工程師
2免費復訓
課程體系,持續(xù)不斷優(yōu)化升級,所有升級內容,老學員可免費復訓
3支持服務
學員求職過程中,我們時刻給予面試協(xié)助和心態(tài)輔導,依托就業(yè)服務平臺,定期提供優(yōu)質崗位供學員選擇
發(fā)布項目需求資源,學員可兼做項目,獲得額外收入
工作后,做項目遇到技術問題,可隨時老師,也可以將項目帶回學校,面對面講解思路。
可從事職位:自動化企業(yè)電氣工程師,電氣部主管、經理,研發(fā)部主管、經理,自主創(chuàng)業(yè)(開發(fā)自動化設備或者承接編程工程項目)。
全天學習大概30天,慢的2個月或者時間更久。
周末班大概3個月,課程都體現在設備上,把每臺設備獨立研發(fā)完就算告一段落,后期可以跟著項目部出去以電氣工程師的身份實踐,出去工作后終生提供技術支持。
【培訓內容】
階段1:Q系列PLC與大型項目設計
1三菱Q系列大型PLC編程自動化全科
Q系列PLC的分類與硬件選型
1:主基板:Q35B、Q38B、Q312B…
2:擴展基板:與主基板的連接
3:電源模塊:Q61P、Q62P、Q64P…
4: CPU的分類:邏輯CPU、運動CPU、…
5: CPU型號:Q03UDE、Q06UDV、Q25H…
6:模塊分類:I/0模塊、智能功能模塊…
7: I/0模塊型號:QX41、QX42、QY42P…
8: CPU與模塊的基板安裝方式
9: I/0模塊與端子臺的硬件連接
0: Q/L系列CPU的價格與選型原則
Q系列CPU的配置與編程
1: GX-Works2:工程的建立與類型選擇
2: Q系列CPU的程序容量和性能區(qū)別
3:程序掃描順序:單次執(zhí)行與掃描執(zhí)行
4:模塊添加與系統(tǒng)參數I/0分配
5:程序的**、常用報警代碼解除
6:源代碼的添加、**和讀取
7:多CPU系統(tǒng)的配置與通信傳輸
8:常用特殊寄存器與特殊繼電器
9:標簽軟元件的自動分配解除
10: Q/L系列實用的專用公共指令
Q系列CC-Link現場總線
1:現場總線的應用場合與優(yōu)勢
2:CC-Link的主站、從站、本地站概念
3:Q系列CC-Link主站模塊:QJ61B11N
4:Q系列CC-Link主站的參數設置
5:CC-Link遠程I/0和寄存器的分配
6:CC-Link V2.0模式與從站數量設置
7:Q/L系列本地站的配置、數據交互
8:遠程I/0站:AJ65DBB1系列…
9:遠程設備站:FR-E700變頻器的控制
10:智能設備站:與PLC間、機器人的控制
11:CC-Link從站模塊:FX3U-16CCL
12:使用CC-Link實現總線分散控制系統(tǒng)
Q系列的定位模塊與運動控制
1:定位模塊:QD75P4、QD75D4、QD70P8
2:簡單運動控制模塊:QD77MS4/MS16…
3:QD75的脈沖控制與差分控制的性能
4:QD75/QD70定位模塊的參數設置
5:原點復歸與點動J0G運行程序
6:表格定位與表格數據地址操作
7:絕定位、相對定位控制
8:直線插補、圓弧插補與螺旋插補
9:M代碼的概念與常見應用
10:塊啟動:如何將多段定位一體化
11:L系列內置軸的設置與編程
12:QD75的CAD軌跡導圖功能
13:光纖伺服:MR-J4-B與SSCNET總線
14:QD77MS16的參數配置與伺服設置
15:QD77MS16的緩沖存儲器分類
16:MR-J4-B的站號配置與伺服間聯(lián)動
17:運動CPU:Q172/Q173DS
18:SV13/SV22實模式、虛模式
19:MT-Works2與運動SFC的建立
20:運動CPU與多CPU系統(tǒng)通信
21:MT-Works2與運動SFC的建立
22:運動CPU與多CPU系統(tǒng)通信
23:多點定位、目位置切換的模式
24:圓弧軌跡、曲線軌跡、三軸螺旋軌跡
25:凸輪表、凸輪曲線的配置
26:同步控制:機械凸輪與電子凸輪概念
27:龍門同步結構、主從跟隨控制
28:追剪、旋切功能與枕式包裝機應用
29:QD77與MR-J4-B的電流扭矩反饋
30:百軸定位模式:參數分配與批量操作
31:如何快完成100個軸的產線設備
Q系列的以太網通信
1:以太網的種類、接口分類
2:TCP和UDP的概念與區(qū)別
3:TCP/IP協(xié)議的分層框架
4:TCP連接的原理與握手機制
5:內置以太網口:QD3UDE、Q06UDV…
6:內置以太網口連接觸摸屏、程序**
7:外置以太網模塊:QJ71E71-100
8:以太網的通道、服務器與客戶端概念
9:IP地址、端口號與通路測試
10:主動開放和被動開放的區(qū)別
11:Socket套接字通信的順序和程序編寫
12:Q以太網簡易CPU連接
13:MC協(xié)議、MELSEC連接操作
14:上位機與以太網端口之間的數據連接
15:Q系列CPU與FX5U的以太網鏈接
16:Q系列CPU與以太網調試神器的連接
17:Modbus/TCP模塊:QJ71MT91
18:Modbus/TCP的報文與調試方式
19:視覺系統(tǒng)在以太網鏈路的配置
Q系列的串口通信與Modbus通信
1:串口模塊:QJ71C24N、QJ71C24-R4…
2:通信數據的發(fā)送、接收緩存指令
3:通信報文詳解:ASCII碼與字符處理技巧
4:通信數據的拆解、高低位轉換
5:Modbus-RTU/ASCII協(xié)議報文解析
6:CRC與LRC校驗的計算規(guī)則
7:Modbus-RTU模塊:QJ71MB91
8:QJ71C24N的通信協(xié)議庫功能
9:條碼數據的先入先出隊列處理
10:電子秤通信,測量平均值比較
11:溫控器通信:設定目的值與當前值
12:回波處理、通信監(jiān)控等模塊調試功能
13:調試神器與通信模塊之間的測試
Q系列的H網通信與CC-Link IE
1:MELSECNET/H網絡系統(tǒng):PLC間鏈接
2:光纖雙環(huán)網模塊:QJ71LP21
3:同軸電纜模塊:QJ61BR11
4:多網絡控制系統(tǒng)的設置與參數
5:H網模塊的循環(huán)傳送功能
6:H網環(huán)路自測試:網絡通斷
7:主從站與遠程I/0的配置
8:H網專用鏈接指令與編程方式
9:CC-Link IE:基于以太網的實時總線
10:H網專用鏈接指令與編程方式
11:CC-Link IE:基于以太網的實時總線
12:CC-Link家族:IE、Field、Basic、TSN…
13:控制器網絡模塊:QJ71GP21-SX
14:使用控制器網絡搭建CPU冗余系統(tǒng)
15:IE網絡參數設置與自回送測試
16:控制器網絡模塊的循環(huán)傳送功能
17:現場網絡模塊:QJ71GF11-T2
18:模塊作為主站、本地站使用的配置
19:鏈接繼電器與鏈接寄存器的分配
20:CC-Link IE Field與MR-J4-GF的運動控制
21:CC-Link IE Field Basic與JE-C控制
22:Q系列UDV型號CPU的CC-Link IE應用
23:CC-LINK IE與MES系統(tǒng)的交互應用
Q系列的高速計數與模擬量板塊
1:Q系列高速計數模塊:QD62、QD64D2…
2:脈沖輸入模式與計數格式設定
3:計數預設值與計數當前值自動刷新
4:定位模塊的手搖輪功能
5:Q系列模擬量模塊:Q64AD、Q64DA…
6:模擬量數據處理與自動刷新設置
7:Q系列的PID控制與參數調節(jié)
8:Q系列溫度輸入模塊:Q64RD、Q64TD…
9:Q系列溫度調節(jié)模塊:Q64TCTT、Q64TCRT…
10:溫控器的PID調節(jié)與設定
FX5U系列的高功能應用
1:GX-Works3軟件的組態(tài)與參數設置
2:FX5U內置軸:分段定位與連續(xù)表格定位
3:內置485端口:通信協(xié)議支持功能
4:內置485端口:觸摸屏RS485連接
5:內置485端口:無協(xié)議通信
6:內置485端口:Modbus-RTU主站、從站
7:內置以太網口:簡易CPU間鏈接
8:內置以太網口:Socket通信
9:內置以太網口:SLMP通信
10:內置以太網口:Modbus/TCP功能
11:內置以太網口:CC-Link Field Basic控制
12:FX5U本機網口控制MR-JE-C伺服
13:定位擴展模塊:差分信號運動控制
14:簡單運動模塊:FX5-40SSC/80SSC光纖
15:高速I/0模塊:FX5-16ET/H擴展軸
16:GX-Works3的故障診斷與解決方式
17:FX5U的定位模式與FX3U的區(qū)別
18:GX-Works3模塊實時監(jiān)視功能
19:FX5U的CC-Link主站和從站
20:FX5U的輸入輸出高速刷新功能
2產線項目邏輯框架板塊
1:線體工位結構與程序分切
2:多工位之間的信號與數據交互
3:工作站對接:交握應答模式
4:如何做好工位共涉處理
5:設備生產中的待料與防呆邏輯
6:自動流程框架-寄存器步驟號跳轉
7:自動流程框架-SFC順序多流程
8:自動流程框架-起保停狀態(tài)轉移
9:自動流程框架-編碼與解碼指令
10:工位自動邏輯的三層架構體系
11:使用結構體工具對數據分層
12:使用數組工具規(guī)劃連續(xù)地址
13:使用面向對象思維設計架構
14:變量命名的原則與分類技巧
15:運行狀態(tài)機的處理原則
16:寄存器的分配技巧與預留原則
17:單動邏輯和手動邏輯的并聯(lián)處理
18:標準功能塊FB封裝應用
19:致命報警、單元報警優(yōu)先級
20:程序注釋規(guī)劃與批量導入
21:異常處理邏輯與屏蔽停機
22:項目規(guī)劃神器:快整理流程架構
23:參數運算程序-利用ST循環(huán)變址
24:設備實戰(zhàn)-共軛轉盤的聯(lián)合控制
25:設備實戰(zhàn)-三聯(lián)機械手控制
26:設備實戰(zhàn)-工位交互對接邏輯
27:設備實戰(zhàn)-五工位產線的聯(lián)合控制
28:行業(yè)案例:鋰電池18650模組生產
29:行業(yè)案例:多單元移載機械手處理
30:行業(yè)案例:電鍍生產線工藝
31:行業(yè)案例:ST貼片流水線
3結構化編程語言(FB/ST/FBD)板塊
1:線性化-模塊化-結構化編程理念
2:結構化工程與IEC-61131-3標準
3:GX-Works2的結構化工程與使用標簽
4:GX-Works3的結構化工程與默認標簽
5:全局變量、局部變量與標簽定義
6:常數標簽、保持性標簽的設定
7:變量的命名原則與軟元件分配技巧
8:變量標簽與變量尋址的靈活運用
9:標簽的數據類型-位、字節(jié)、字符
10:復雜數據類型:結構體與struct類型
11:數組與連續(xù)地址分配應用
12:結構體與數組在大型項目的用途
13:FB塊-程序功能的封裝概念
14:FB-的局部變量與全局變量
15:FB塊-調用實例化與標簽分配
16:FB內部標簽在程序中的引用
17:結構化梯形圖:FBD語言
18:結構化文本:ST語言的概念
19:梯形圖內嵌ST與全局ST工程
20:ST語言-變量定義與初始操作
21:ST語言-類型變量賦值操作
22:ST語言-與、或、取反邏輯
23:ST語言-變量比較、算術運算符
24:ST語言-功能指令與MELSEC函數
25:ST語言-FB塊在ST中的調用
26:ST語言-定時器與計數器功能實現
27:ST語言-梯形圖與ST之間的翻譯
28:ST語言與數組、結構體應用技巧
29:ST語言-IF…ELSE選擇判斷
30:ST語言-CASE條件不同值判斷
31:ST語言-F0R、WHILE、REPEAT循環(huán)
32:結構化工程庫的創(chuàng)建與調用
33:結構化工程常見技巧與框架
34:Q系列SFC:順序功能圖
35:SFC順序流程、選擇分支、循環(huán)的表示
36:SFC多流程與并行分支的表示
37:SFC的跳轉條件與執(zhí)行內容
38:SFC的塊編號與步數寄存器表示
39:SFC的等待處理與初始化處理
40:SFC在大型產線項目當中的常見框架
4大型產線電氣設計板塊
1:大型產線電柜單元規(guī)劃與設計
2:電路的功率計算與低壓器件選擇
3:電氣硬件選型原則與B0M表制作
4:氣路原理圖-氣動元件的選型與使用
5:伺服供電系統(tǒng)和驅動器排布方式
6:元件布局與實物圖繪制技巧
7:電控系統(tǒng)強弱電布局原理
8:電控系統(tǒng)強弱電布局原理
9:I/0模塊的點位分配-工站區(qū)分
0:CPU與I/0模塊的合理排布
11:電氣控制柜的抗干擾措施
12:單線圖、控制元件圖的歸類分層
13:QD75、QD70等定位模塊接線方式
14:網絡拓撲在電氣原理圖的表示
15:如何清晰地描述多軸系統(tǒng)的布局
16:產線設備電氣原理圖實例講解
17五工位產線練習-分別繪制每個工位的圖紙
5高端觸摸屏與組態(tài)畫面設計
1:普洛菲斯(Proface)觸摸屏
2:三菱G0T觸摸屏(GS2000)
3:昆侖通態(tài)(MCGS)觸摸屏
4:觸摸屏遠程控制與網頁監(jiān)控
階段2:就業(yè)指導課程
1、個人簡歷的編輯規(guī)則之8大規(guī)則
2、有效面試中的6個技巧
3、職場中的職業(yè)素養(yǎng)30例必備心法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