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成教育

7x24小時咨詢熱線

400-660-3310

當前位置 : 好學校 恒成教育 學習資訊 資訊詳情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心理學輔導: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

2014-12-27

一、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一般認為,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

(一)依從

這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

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xiàn)象。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服從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從也叫順從,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見或觀點,在外顯行為方面與他人相一致,而在認識與情感上與他人并不一致。

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和不穩(wěn)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此時個體對道德規(guī)范行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認識,也缺乏情感體驗,行為主要受控于外在壓力(如獎懲),而不是內在的需要。依從則可能得到安全,否則將受到懲罰??梢哉f,處于依從階段的態(tài)度與品德,其水平較低,但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是態(tài)度與品德建立的開端環(huán)節(jié)。

因為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個體可以學習到各種具體的行為方式,逐漸獲得做出某些行為的必要性的認識與體驗,從而使態(tài)度與品德的學習逐步向深入發(fā)展。

(二)認同

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fā)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等特點。主體雖然對道德行為規(guī)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認識與體驗,但由于對榜樣的仰慕,在行為上就試圖與榜樣一致。認同的愿望越強烈,對榜樣的模仿就越主動,在困難面前就越能表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榜樣的特點、榜樣行為的性質、示范的方式等都影響著認同。

(三)內化

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由于在內化過程中解決了各種價值的矛盾和沖突,當個人按自己內化了的價值行動時,會感到愉快和滿意;而當出現(xiàn)了與自己的價值標準相反的行動時,會感到內疚、不安。

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表現(xiàn)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時,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二、影響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一)外部條件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

研究表明,學生的態(tài)度與品德特征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密切關系。若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則有助于兒童的優(yōu)良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與發(fā)展。若家長對待子女過分嚴格或放任,則孩子更容易產生不良的、敵對的行為。

2.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由社會輿論、大眾媒介傳播的信息、各種榜樣的作用等構成。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學生不可能與社會隔絕,也無力控制、凈化社會環(huán)境,再加上自身的選擇判斷能力有限,因此社會上的良好與不良的風氣都有可能影響其道德信念與道德價值觀的形成,這也使得德育工作難度加大。

3.同伴群體

歸屬于某一個團體的需要是個體的一種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體、非正式的小團體等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們試圖使自己的言行態(tài)度與同伴群體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體的接納和認可??梢哉f,學生的態(tài)度與道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侗所歸屬的同伴群體的行為準則和風氣影響。

(二)內部條件

1 認知失調

人類具有一種維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維持自己的觀點、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當認知不平衡或不協(xié)調時,比如新出現(xiàn)的事物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社會的觀點或風氣不一致等,這樣內心就會有不愉快或緊張的感受,個體就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觀點或信念來達到新的平衡??梢哉f,認知失調是態(tài)度改變的先決條件。

2.態(tài)度定勢

個體由于過去的經驗,對所面臨的人或事可能會具有某種肯定或否定、趨向或回避、喜好或厭惡等內心傾向性,這種事先的心理準備或態(tài)度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對事物的預料與評價,進而影響著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假如學生對教師有消極的態(tài)度定勢,則教師的教誨與要求可能會成為耳旁風,甚至引發(fā)沖突。幫助學生形成對教師、對集體的積極的態(tài)度定勢或心理準備是使學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認知

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取決于個體頭腦中已有的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決于已有的道德判斷水平。根據皮亞杰和柯爾伯格的研究,要改變或提高個體的道德水平,必須考慮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漸進的原則。比如,當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處于其發(fā)展的第三階段時,好向他們講解第四階段的道理,否則一味向他們灌輸第五或第六階段的大道理,即使他們可以熟記這些大道理,也不能被他們的認知結構同化,自然也不能作為一種內在的道德信念來指導行為。實施道德教育時,不應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進行道德說教,而是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切身體驗,曉之以理。

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收藏
分享到:

相關課程

相關資訊

恒成教育

恒成教育

認證等級

信譽良好,可安心報讀

恒成教育

已獲好學校V2信譽等級認證

信譽值

  • (60-80)基礎信譽積累,可放心報讀
  • (81-90)良好信譽積累,可持續(xù)信賴
  • (91-100)充分信譽積累,推薦報讀

與好學校簽訂讀書保障協(xié)議:

  • 100%
  • 282
  • 19917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