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標是我們這一代人學習英語的第二必修課(第一是26個字母),所以可以理解我們有放不下的情結,總覺得如果不學音標,英語如何說得出。
我們這么學有特定的歷史背景:
一是我們那時一般都是上初中甚至上大學的時候才開始學英語,已經過了以聽說為切入點學習語言的階段,辨音能力和模仿能力都不如孩子時代了;
二是英語的音頻資料匱乏,我們聽不到英文怎么說,只能“讀”到英語如何念;
三是對英語學習的理念和規(guī)律不掌握,用漢語學習的方法套英語學習了。
在學音標的同時學英語讀音,其實是讓孩子學習了兩套東西,而且還要把他們把這兩套東西對上才可以念出來,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認知負荷,讓他們拐了一下彎。就如同學音樂先學1234567,然后再學五線譜,結果看到五線譜必須把它標注成1234567才成。干嘛不直接學五線譜呢?英語是拼音文字,就像五線譜一樣,聽出來了,就寫出來了;看一下,就能唱出來,不需要借助其他什么。只是由于英文中有些音或音的組合有幾種可能的發(fā)音,或者有個別不規(guī)律的,讓它的“五線譜”學起來復雜一些罷了。所以,比音標更重要的是拼讀。
另外,英文發(fā)音好不好聽要命的不是一個一個的音,因為即使有一兩個音發(fā)錯了,集中練習一段時間改過來就可以了,就是錯了大多數情況下也不影響理解。不好對付的是語調,或者說是節(jié)奏或韻律(重音、連讀、停頓等),如果語音語調帶著漢語習慣或者地方音,那就有的瞧了,不僅難聽,而且可能一輩子都難改。英文屬于stress-timed language(按重音分配時間的語言),每個音節(jié)發(fā)音時的時間分配時是不平均的,重要的詞用時長,不重要的詞(詞組)一帶而過。而漢語是syllable-timed language(按音節(jié)分配時間的語言),每個音節(jié)發(fā)音時的時間分配是相等的。要是我們用漢語發(fā)音習慣說英語,那即使每個音都發(fā)得準,也別扭。
我們要鍛煉孩子通過辨音掌握英語的正確讀音,而不是通過無聲的音標,并且通過拼寫領悟讀音的規(guī)律。同時,我們還有特別關注孩子對整句話的模仿,一旦掌握了英語的節(jié)奏韻律,就是個別音發(fā)不準也不會影響整體的英語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