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廣告或時尚攝影大片中常常會有讓人震撼的光線疊出效果。對于這樣的大片很多攝友覺得那不是后期做出來的,那就是多次曝光拍攝出來的。其實很多有疊出效果的商業(yè)大片未必需要后期,今天IT168就教您如何一次拍出疊出效果的大片。相信我,只要了解用光就一切皆有可能,我們的目標(biāo)就是:按一次快門,出一張大片!?
要拍攝這種疊出效果的大片,首先我們要明白相機成像與繪畫不同的地方。繪畫一般都是先有一張白畫布,然后畫師將各種顏色涂抹到畫布上,如果畫布某個位置被涂成黑色的,基本上就沒辦法再改變了。而相機恰恰相反,一張照片原始的狀態(tài)是全黑的,攝影師用光在這個黑色的“畫布”上涂抹色彩,如果照片的某個位置被曝光成白顏色了,基本上也沒辦法改變了。就算你用有顏色的光去照這個位置,拍出來的照片依然是白色的,因為那里已經(jīng)過曝了。
所以很多讓我們覺得驚訝的疊出效果都是一次精心的光影魔術(shù)。施展這種光影魔術(shù),絕對要用好“光”這支畫筆;要用好“光”這支畫筆,我們一定要知道光的特性。下面我們來簡單講一下光的特性。
光的三大特性
強度:光的強度與光源的能量距離以及傳播介質(zhì)有關(guān)。直觀的感覺就是光的明暗程度。
方向:就是光源的方向。但是在多光源或者漫反射的情況就不太容易確定方向。
顏色:主要表現(xiàn)在光源會呈現(xiàn)什么樣的顏色上。
強度
相信絕大多數(shù)攝影師的照片都是在空氣中拍攝的。當(dāng)然如果你打算成為一名水下攝影師就另當(dāng)別論了。即使是水下攝影師,與大家不同的也只是感受到光線傳播介質(zhì)的不同而已。在我們的世界中大的光源就是太陽,盡管太陽離我們很遠(yuǎn),但是因為其巨大的能量,依然是地球上能看到的強可持續(xù)光源。
拋開傳播介質(zhì)不談,光的強度與光源能量和距離的關(guān)系是:光的強度與光源能量成正比,光的強度與光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舉例來說,當(dāng)光源的亮度變?yōu)樵瓉淼?span>2倍時,相機接收到光的強度也變?yōu)樵瓉?/span>2倍。當(dāng)光源的距離變?yōu)樵瓉淼?/span>2倍時,相機接收到光的強度則要變?yōu)樵瓉淼?/span>1/4。
方向
光源方向一般可以分為四種:
順光——光源在被攝體正面。
45°側(cè)光——光源一般在被攝體正面45°方向。
90°側(cè)光。光源一般在被攝體側(cè)面90°方向。
逆光——光源在被攝體背面。
顏色
白色的光線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出的顏色就是我們所說物體原本的色彩。但是如果彩色的光照射到物體上,會出現(xiàn)色彩的疊加效果。
知道了光線的三種屬性之后,我們在某個場景時就要首先分析場景中有哪些光,這些光的特性是什么。或者當(dāng)我們看到一張疊加效果照片的時候,不會再糾結(jié)于不知道如何達(dá)到這樣的效果,而是能一眼看出攝影師用了什么樣的手法。
對于光源疊加的一些特效來說,光線強度這個特性是重要的,所以實戰(zhàn)的時候也主要思考光線的強度。
下面我們分析三張非常好看的照片,看看拍攝疊出大片時攝影師是怎么用光的。
光繪與環(huán)境光疊加
光繪相信很多攝友都懂得拍攝:在一個黑暗的場景里,點亮手機、焰火、手電筒或者其它能發(fā)光的東西,用光在黑暗中描繪你要的畫面。
這樣的作品往往只是一張黑底和亮線組成的畫面。但是隨著玩光繪的攝影師越來越多,逐漸就會有一些不但能看到光繪,也能看到背景的照片。
其實如上圖這樣的照片是非常容易拍攝出來的。因為背景也有弱光,長時間曝光之后,背景自然也能夠表現(xiàn)出來。但是我們要用到前面講的方法分析這個場景。首先拍攝這樣的照片會用到兩種光,一種是背景光,一種是光繪用的光。
背景光光源很亮,但是與相機的距離很遠(yuǎn),所以強度并不強。光繪用的光源并不明亮,卻離相機很近,所以很容易在照片上留下影像。
拍攝這樣的效果,我們首先要對背景測光。測光完畢之后,我們能夠得到一個光圈與快門的組合。如果相機測光之后,給出的曝光時間值過短,我們可以縮小光圈,達(dá)到延長曝光時間的目的,因為足夠的時間才能有足夠長的光繪線條。
另一方面,縮小光圈也會影響光繪線條的亮度,如果亮度合適,則不需要做任何改變。如果縮小光圈后光繪線條亮度太暗,可以通過增加發(fā)光體亮度或者縮短光繪與相機之間的距離達(dá)到預(yù)想的效果。
光繪與人造光的疊加
如果說上面的實例還是大家比較容易想到的,那么這個例子就是很多攝友不太容易明白其拍攝原理的作品了。
畫面中既有光繪效果,也會有清晰的人物主體。光繪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曝光時間,假設(shè)人物是由環(huán)境光照亮的,那照片里的人需要在長時間內(nèi)保持一動不動的靜止?fàn)顟B(tài),這是絕對不可能達(dá)到的。
其實拍攝這樣的照片也不難,我們依然用之前講過的理論進(jìn)行分析。首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照片中實際上也是含有兩種光線的,一種是繪制光繪的光線,而另一種就是照亮模特的光線。
繪制光繪的光線我們都知道該如何做,所以我們只要明白到底是什么將模特照亮的就可以了。如果是強度不強的環(huán)境光,雖然能終長時間曝光照亮模特,但是必然會因為模特不停地微微移動而模糊。而強環(huán)境光雖然能短時間凝固住模特,卻會在長時間曝光下讓畫面變成白紙一張。所以我們需要一種短時間的強光——閃光燈閃光。
于這樣的場景我們可以這樣拍,首先要有一個全黑的場景,然后用相機裝上閃光燈拍攝一張我們滿意的模特單獨照,確定閃光燈功率與相機的光圈值。之后設(shè)定好相機的光圈值和閃光燈的功率,再將相機調(diào)整到B門。按下快門進(jìn)行光繪,繪制完成之后讓模特到預(yù)先的位置,快門閉合前用閃光燈閃光照亮特。簡單地說上面的方法就是在一個黑暗的環(huán)境中我們開啟快門后分別對光繪和模特進(jìn)行了曝光。一次完成,不需要二次曝光,不需要后期處理。
對于上述兩個方法要注意的是光繪時要選擇強度適中的光源。如果選擇手電筒一類的光源時要注意盡量別直射鏡頭,因為一旦光源方向正對鏡頭,強度會呈幾何級數(shù)增加,很容易過曝。如果需要光繪出漂亮的色彩,記得選擇彩色光源。
人造光改善自然光?
日出之前的一個小時天空總會有非常綺麗的光線,色彩非常豐富。很多風(fēng)光攝影師都會在這個時間拍攝,很多風(fēng)光大片也都是這個時間拍攝出來的,我們看諸如國家地理雜志這樣的風(fēng)光片非常多。經(jīng)??吹臄z友們還會發(fā)現(xiàn)國家地理攝影師很喜歡畫面中有很多前景,這些前景對于增加畫面內(nèi)容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拍攝中,拍出來效果往往是前景黑成一片。這樣一來似乎我們只能靠HDR這樣的后期才能達(dá)到預(yù)想的效果,其實我們同樣可以運用光線一次拍成。不但省去后期的麻煩,而且不后期的作品更容易參加各種比賽,更容易被發(fā)表,也更體現(xiàn)你的技術(shù)。
對于上面的這張照片,如果正常拍攝前景必然會很黑,所以我們依然要分析這張照片里面有什么光。整個風(fēng)光場景是由日出之前的日光照亮的,將前景照亮的光我們可以使用人造光。人造光可以是持續(xù)的光源,也可以是閃光燈。
拍攝時可以先將相機調(diào)整至A檔,選擇一個很小的光圈,如果有降低通光量的中灰濾鏡更好。這樣一來我們就獲得了一個很長的曝光時間。然后在拍攝時不斷用持續(xù)光或者閃光燈均勻地掃過前景,前景就不會再漆黑一片了,并且會有非常好的亮度與色彩。
同時,拍攝這類風(fēng)光片時要注意自然光的方向,如果逆光拍攝自然光會變得非常強,不但畫面喪失了原本的色彩,而且人造光也難以改變前景的強度了。因為你的快門速度會很快,來不及補光。順光和測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上面講的三種方法都是利用慢門一次拍攝出來的疊出效果。由此可見,只要能夠明白光線的特性和成像的原理,就能夠破解一切光影魔術(shù),熟練掌握光線的特性和成像的原理,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奇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