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濕熱早有論述,“濕熱相煎,如油裹面”,“因于濕,首如裹;熱勝則腫”。濕熱結合在一起,如油入面,纏綿不休,為何你總是油光滿面,愛長痘痘?這很可能就是脾胃濕熱在作祟。
濕氣重了,身上總感覺有東西裹著,不清爽,而熱多了,身上就會出現(xiàn)腫脹的感覺,腫脹不僅包括水腫,還包括身上臉上長包,長痘痘等。為何出現(xiàn)濕熱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形成濕熱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先天體質(zhì)所致
每個人生來體質(zhì)就各不相同,可能受到母體影響,有個總結說“母寒則兒寒,母熱則兒熱”,天生濕熱體質(zh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調(diào)節(jié)保養(yǎng),也可以進行改善的。
二、“陽虛易生寒濕,陰虛易生濕熱”
《素問》:“邪之所湊,其氣必虛?!?/p>
濕熱作為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人體,說到底還是因為正氣不足了,這里指的就是腎陰虛了,就是陰精虧損不足以配陽,未能給陽氣的化生提供充足的物質(zhì)基礎。造成了陽氣的功能雖亢奮而空虛,無力來化水谷為精微,然后變成水濕,而水濕遇陽(熱)則成濕熱,濕熱傷脾導致脾虛,脾虛更加無法運化精微,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為何陰虛?為何陰液不足?這個情況比較多,比如縱欲和熬夜都會耗損陰液。陰虛表現(xiàn)如煩熱失眠、盜汗耳鳴、身體消瘦等等。
三、 過食肥甘厚味、辛辣、酒肉
現(xiàn)在人口味重,喜歡油炸油膩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肥甘后味吃多了,就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從而讓脾胃無法運化。飲食不節(jié),吃太飽,消化不動,體內(nèi)堆積,滋生濕熱。
四、熬夜傷陰
熬夜是現(xiàn)代人生活的常態(tài),對身體損傷非常大,長期熬夜各種健康問題就會出現(xiàn)。
五、肝郁
心情不好就會導致肝氣郁結,結果就是氣滯血瘀,必然影響脾胃的運化,造成了濕熱。
該如何調(diào)理濕熱呢?
濕熱該如何調(diào)理呢?濕熱以調(diào)理脾胃為主,重慶六合學校為大家提供一些健脾養(yǎng)胃的食療方法。
脾主運化水濕,若脾氣虛便不能運化水濕,濕濁在體內(nèi)停留,久了就會阻滯氣機。而氣相當于我們?nèi)梭w的能量,氣機堵在局部不動,淤久便會化熱,所以濕熱蘊結在脾胃之后,反映在臉上就是油光滿面。除了滿面油光之外,脾胃濕熱還表現(xiàn)為胃脘痞滿、口甜口膩等。
食療調(diào)理(一):
冬瓜能清熱化濕。冬瓜甘涼,能祛風逐濕,將冬瓜帶皮煮湯,或喝冬瓜小豆飲,這些都可以調(diào)理脾胃濕熱。以冬瓜小豆飲為例,我們?nèi)《掀?、西瓜皮、白茅根?0克,玉米須15克,赤小豆30克熬水食用,具有清熱、止咳、利水的功效。
食療調(diào)理(二):
脾胃氣虛的人可以使用大米豌豆煮粥調(diào)養(yǎng)。
大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豌豆也是不錯的健脾養(yǎng)胃藥膳食材,兩者同煮效果加倍。
食療調(diào)理(三):
若脾胃虛癥日久,可服用四君子湯調(diào)節(jié)。四君子湯主要來源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補養(yǎng)脾胃經(jīng)典名方,由黨參、茯苓、白術、甘草組成,黨參能夠健脾益氣,為君藥;脾胃氣虛的人體內(nèi)多濕,茯苓可健脾祛濕;白術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甘草主要起到調(diào)和諸藥的作用。
四味藥材配伍在一起,可使我們的脾胃氣充足、祛除濕邪、充實肌肉,讓人體的氣力變得強壯,同時還可改善神疲、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
很多人把脾胃虛弱當做小問題,但實則對身體有極大的影響。想要改善脾胃問題,除了食療方法外,改善日常飲食,作息習慣,堅持適量運動,調(diào)整心情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