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傷孩子、伴侶最深的情況。
作者 | 周梵
編輯 | 朗門
你遇到過 “知道但做不到” 的情況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拔抑涝趺醋霾藕?,但我做不到。”
成年人跟孩子的區(qū)別在于:
孩子是不會偽裝的,但成年人會。成年人會偽裝自己無所謂、不在意、沒問題、很輕松。
成年人的這種偽裝,會出現(xiàn)在所有的關(guān)系中;
而且大部分時候,這種偽裝幾乎成為了本能。
比如孩子不小心弄壞了自己心愛的化妝品,看著一地 “殘骸” ,特別肉疼。
但是又覺得孩子是無心的,想照顧他的感受,于是梗著脖子,假裝云淡風(fēng)輕,說:“沒事,媽媽不生氣。”
其實內(nèi)心已經(jīng)氣得在自掐人中了。
這種場景,也經(jīng)常發(fā)生在婚戀關(guān)系中。
一個平常的日子,丈夫下班回家之后,明顯很低落,重重嘆了一口氣,癱坐在沙發(fā)上。
妻子問:晚上我們吃什么?
丈夫心不在焉地答:隨便。
妻子明顯感到丈夫今天狀態(tài)不對勁。
她追問:“你今天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了?”
通常這個時候男人會說什么呢?
對,絕大部分丈夫會回答:“沒事!”
妻子愈發(fā)不安,繼續(xù)問:“我感覺你今天不對,你肯定有事?!?/p>
丈夫煩了:“我真的沒事!你別問了!“
妻子又委屈又生氣,我關(guān)心你,你這么兇干嘛?
這位丈夫,事實上就給身邊的人傳遞了雙重信息:
一層信息是能量層面的。
這透過細小精微的部分傳達出來,比如呼吸沉重,沉默時間變長,神色黯淡,回避交流等等。
這些真實的小細節(jié),都透露著一個信息:“我不好”。
但可能因為情緒太復(fù)雜混亂,丈夫自己也沒有理清,不想談;
或者感覺跟妻子講了也沒有,她幫不上忙,還會讓給對方更焦慮,甚至后面自己還得安撫對方的情緒,所以不想談。
于是又用一個信息:語言層面 的 “我沒事,我很好” 來回應(yīng)妻子,否認自己的狀態(tài)不好,匆促結(jié)束這場談話。
如果是一個安全感比較低的老婆,這時候還可能會想:
“我是不是做錯了什么讓你不高興了?”
“你明明有事兒卻不肯跟我說,你瞞著我!你把我當外人!你不愛我了……”
當我們傳遞雙重信息的時候,身邊的人會非常慌亂:
明明你看起來就是這樣的,但你偏偏說成那樣的。
而且對方越在乎你,越想幫忙,就會越慌亂。
他們都回避了自己真實的感受,用一種看上去似乎更簡單的方式來回應(yīng)伴侶。
這種偽裝,暫時避免了兩個人發(fā)生沖突,維系了表面的平和。
但卻給關(guān)系埋下了各種暗雷,遲早都會給關(guān)系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關(guān)系中,一方給了雙重信息后,會讓另一方感到強烈的困惑。
這種 “我不知道怎么回應(yīng)你才好” 的感覺,會讓人局促不安,沒人會喜歡。
成年人之間,傳遞雙重信息,會讓兩個人慢慢產(chǎn)生疏離而孤獨的感覺,關(guān)系漸遠。
如果是對孩子傳遞雙重信息,那小孩就更摸不著頭腦了。
比如有的父母寬慰臨考前的孩子:“我沒那么在意你的成績和分數(shù),你盡力就好?!?/p>
但考試結(jié)果出來,孩子成績下滑,排名擺尾的時候,父母雖然嘴上不說不罵孩子。
但態(tài)度上,明顯對孩子的耐心下降,脾氣也變差了。
帶孩子出去吃飯,孩子不小心把油弄到袖子上,爸爸一下就發(fā)飆了。
或者孩子想要個玩具,媽媽說,你考成這樣,還好意思買玩具。
孩子莫名其妙被砸了一堆情緒,這令他困惑。
這種事情多了,孩子也就知道父母對自己成績不滿。
“嘴上說不在乎我成績,實際上還不是比誰都在乎?!?/p>
他們會因此不信任父母,甚至有點鄙視:
這樣的父母,在孩子眼里,就是一個口是心非的,表面寬容但內(nèi)在苛刻的 “偽善” 形象啊。
孩子對世界、對自己認知的基石,都是從和父母的關(guān)系而來的。
當孩子經(jīng)常對父母反復(fù)無常的態(tài)度感到不安。
時間長了,孩子會把這種不安,投向整個世界,感覺這個世界都是混亂的、不值得信任的。
還有一種經(jīng)常發(fā)生情況是,有的父母感情破裂了,但又想 “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 而裝作感情很好,裝作一切如常。
尤其是孩子在準備高考的父母。
其實孩子一定會覺察到這個雙重信息的。
在看似風(fēng)平浪靜的家庭氛圍之下,暗流涌動著,彼此的冷漠疏離的怪異氣氛。
孩子捕捉到這個信息后,極其恐慌。
而且因為大人在裝,所以孩子的恐慌也只能是悄無聲息的,很少有孩子會去戳破父母的偽裝。
就算有的孩子好奇發(fā)問,也大多會被三言兩語打發(fā)掉。
“你一個小孩子,知道什么?!?/p>
這時候,孩子只會默默改變自己,也許會變得更膽怯,更懂事,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換回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一個朋友分享,她的討好型人格,就是從覺察父母關(guān)系不好時,萌芽的。
“我三年級那會,頭一次給我媽倒洗腳水,吃飯時還把瘦肉夾給她吃。我從來沒做過這些事。
但我隱約感覺我媽很不開心,和我爸關(guān)系很僵。我想讓她開心一點?!?/p>
有的孩子也可能會感到自己被父母愚弄了,變得我行我素,更愛闖禍,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憤怒。
2018年的一個全國性親子關(guān)系心理普查中顯示:
父母情感破裂,直接離婚,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幾率為 18%;
父母情感破裂,但不離婚,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幾率為 30%。
可見父母感情破裂時,離不離婚都是傷害。
但離婚,孩子至少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么;
但如果父母忍著不離、掩蓋問題,孩子就會陷入混亂——
明明能感覺到這兩人有問題,但父母的強顏歡笑和偽裝,又感覺問題似乎不存在。
不舒服,不暢快。
孩子甚至?xí)_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這個過程比直接給他一個壞消息的傷害,還要大得多。
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具體該如何做呢?
當我們無意識的傳遞雙重信息,或者我們身邊的人在這么做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回應(yīng)呢?
① 直面自己真實需求
也就是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并承認它。
前面講情侶的那個例子,女孩兒生日,男孩兒要加班,女孩兒說的是“你去吧,沒關(guān)系”。
然而女孩兒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其實是她的理想自我的反應(yīng):一個善解人意的女朋友。
但實際上,女孩兒底層更深層的需求是:被陪伴,被重視。
當男孩兒感激女朋友時,女孩兒并不開心,因為男朋友喜歡的那個“好的自己”并不真實。
所以女孩兒必須要先承認和面對,自己更深處需要陪伴的需求,并敢于表達出來。
如果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又怎能要求對方,跨越過一大堆的干擾信息,看到并滿足自己底層更真實的需求呢?
父母和孩子一起時也是一樣的。
當父母對孩子有情緒時,好好地告訴他:“媽媽是有點生氣,因為什么什么?!?/p>
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而不是孩子哭著問:“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了!”
媽媽回答:“沒有!”
要做心口合一的成年人,我們首先需要提升的能力就是:
看清并承認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直面當下的狀態(tài),而不是拿一個頭腦中理想自我的標準來自我遮蔽
② 對內(nèi)在需求的接納能力
看清自己的需求之后,我們需要能夠接納自己的需求。
比如在成績這件事上心口不一,呈現(xiàn)開明樣子的父母,就是羞于承認自己有一個想要孩子成績好的需求。
還有一些剛剛走上接觸心理學(xué)的父母覺得,我今天長成這樣,就是因為我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我不能像他們這樣。
因為自己個人和原生家庭的功課沒做完,所以在自己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會去到另外一級來補償。
但其實內(nèi)在又并沒有到真不在乎的階段,于是就變成了自己在抗拒自己的狀態(tài)。
內(nèi)在就是想要,又說不出口,或不敢說。
就出現(xiàn)了前面說的雙重信息狀況。
其實,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對孩子,對伴侶,還是對我們自己,都有好多隱蔽的需求和期待,是我們自己無法接納,又割舍不掉的。
我們要做到心口合一,要先接納自己內(nèi)在有這樣一個需求,而不是否定它。
不要否定自己任何的內(nèi)在需求,然后又暗地里期待自己得到,得不到之后,又失望,再用失望情緒去影響自己和家人的心情。
比如成績這事兒,寧可跟孩子說清楚:“我肯定是想要你成績好的,我也想感受一下做個學(xué)霸的媽媽是啥滋味?!?/p>
③ 對雙重需求的整合能力
當我們給無論是伴侶,還是孩子雙重信息時,之所以無法心口合一,是因為自己有雙重需求。
比如男孩加班推掉約會的例子,那個女孩子既有想要男朋友陪自己的需求,又有想做一個獨立懂事女性的需求。
親子關(guān)系的例子里,媽媽有想要孩子成績好的需求,又想成為能給出孩子無條件的愛的人。
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真實地,把你兩個層次的需求都說出來。
比方說頭一個例子里的丈夫,他應(yīng)該直接跟他的妻子說:
“我今天狀態(tài)不太好,發(fā)生了一些事,但我現(xiàn)在不想談,我需要一些時間。如果我理清楚了,想跟你講的時候,我會主動找你的?!?/p>
這時候,這個妻子會更明白該怎么處理,至少不會很慌很混亂,更不會胡亂發(fā)散情緒。
那個女孩兒可以說:
“我很希望過生日時你能陪我,但如果這次在大老板前的表現(xiàn)對你很重要,我能接受你先去忙工作,但后面你一定要好好補償我哦。”
同樣的,父母也可以對孩子說:
“我其實很希望自己能做到開明父母的樣子,不在意你的成績。被老師約到學(xué)校去談話,我也想灑脫點,不那么在意。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做不到,我還是會在意的,所以我也還是挺希望你能夠考得好,但是我也會盡力去克服我的這點虛榮心?!?/p>
這就是一個非常真實健康的談話。
相信彼此聽了,都會舒服很多。
寫到后面
這樣的口是心非,大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期待在關(guān)系里,向?qū)Ψ匠尸F(xiàn)一個更好的自己。
為人父母,能無時不刻,無條件地愛孩子;
做人伴侶,能體貼入微,關(guān)鍵時刻識大體…
初衷都是好的。
但你有想過嗎?我們?yōu)榱诉@個“理想”的狀態(tài),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
更何況,對方的體驗也沒有那么好。
所以,不如揭下面紗,坦然相對,“我暫時做不到”。
兩個人來面對,總比一個藏著,一個人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