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是一名來華一年的法國留學生,曾經(jīng)有過請中文家教的經(jīng)驗。提及當時的中文老師,阿黛爾有點郁悶。“那位老師什么都不知道,除了讓我按照課本默寫和聽力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教,我學的是建筑,對于中國古典的園林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但每次我問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識,老師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上海知名對外漢語培訓機構IMCPI的負責人張先生聽到這事,覺得是因為那位的知識結構有所欠缺的緣故。漢語言文字學的教學是基礎的,以這個為基礎,來整合其他的學科。對外漢語教學以漢語言文字為基礎,同時涉及到多個學科,比如說文學、教育學、心理學、應用語言學、文化、藝術等等。
比如說建筑,漢教老師不要求很懂得建筑的專業(yè)知識,但中國有很多享譽海外的知名園林和建筑物,比如蘇州的園林,北京的故宮,這些在漢教老師看來,應該是屬于他們常識范疇的內(nèi)容。如果對此一問三不知的話,那顯而易見是知識結構不夠豐富的關系了。
張先生認為,一個好的漢教培訓機構,不是僅僅輔導學員考出一張資格證就完事了,而是真正讓學員能夠有能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漢教老師。比如IMCPI,在進行對外漢語培訓時就不光注重漢教理論和實踐的培訓,也會涉及大量的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相關的領域,比如建筑、文學、繪畫、音樂等,使得學員至少懂得一點皮毛,能夠了解這些學科進入的途徑。
張先生認為,如此教學,才能應付不同老外的知識需求,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漢教老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